老話說,“兒大爺難做”。“新話”說,“孩子是父母的老師”。湖南叛逆封閉學校研究發現孩子的青春叛逆期,一般從十三歲左右開始,一直會延續到十八歲左右,有的甚至可以到二十歲。心理學中把這個時期成為孩子教學的“危險期”。
危險期?這聽起來似乎是危言聳聽,言過其實。其實,這種理論,說的是處在這個時期的孩子,教育起來要謹慎,處理得好,孩子就能順利地度過叛逆期,處理得不好,孩子的叛逆,就會越來越嚴重,極端情況下,孩子甚至可能跟父母“分道揚鑣”——離家出走。
首先,家長應當明白,孩子出現叛逆,是他成長過程中必然出現的現象,說是“叛逆”,其實是“成長”——孩子長大了!
這個時期,孩子生理上“長大”了,但是,其心理發展水平跟不上生理發展水平的步伐,在他的內心,產生了很多的煩惱和困惑,他自己又找不到排解的方法,和認識的途徑,只有悶在心里。這種現象,人們稱之為“成長的煩惱”。
這個時期,如果家長仍然把他當作小時候的“他”,一味地對孩子說教,指責,甚至訓斥,仍然用“聽話”來要求他,就會南轅北轍:你說的,完全不是他想的!孩子性格溫存的,他就不理會你,性格急躁的,會跟你頂嘴。
這就是“兒大爺難做”。難在哪里?難在你不了解他,不了解孩子的心理,不了解孩子的情緒,不了解孩子遇到的困惑,你說的一切,都是“隔靴搔癢”。
孩子長大了,他的思想,心理,情緒,他的要求,他的困惑,如果家長不了解,那么,家長就得“重新學習”,讓自己的教育內容,教育的方式方法,教育的態度,溝通的方式,跟上孩子成長的步伐,家長要“與時俱進”。這就是“孩子是父母的老師”。
孩子在學校讀書,老師是管不了孩子的“叛逆”的,只能靠家長。湖南叛逆封閉學校建議家長要站在孩子一邊,和孩子一起,對付“問題”,讓孩子順利地,健康地,安全地度過叛逆期;而不是站在問題一邊,來對付孩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