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圖為戒網癮學校操場訓練
基本資料:
小剛,聰明活潑,學習成績也很好。上初中之后,一切都改變了:小剛經常過著日夜顛倒的生活,性格變得沉默寡言,脾氣暴躁,不再與同學交往,更不愿與父母交流。
這些變化都源于上網:初一下學期,小剛和同學去了幾次網吧,覺得上網打游戲很有意思,回家后就要求父母給他買電腦。小健家庭條件優越,又是家里的獨生子,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對他比較寵愛,但是父母經常性的出差,很少照顧到他,于是就答應了小剛買電腦的請求。
但是,小剛從此就迷上了網絡,游戲,聊天,看小說,這是小剛在網上經常做的事。虛擬網絡世界讓小剛日漸沉迷其中,話一天比一天少,很少出門。由于經常上網至深夜,白天上課總是打瞌睡,學習成績一落千丈。更為嚴重的是,小剛對學習失去了興趣,經常逃課去網吧上網。小剛的父母對此十分苦惱,但是又舍不得打兒子,于是把電腦網線給拔了,小健居然把自己關在房間里,兩天兩夜不出來,媽媽心疼不已,又怕兒子跑到網吧里去上網,于是又重新接上了網絡。 但是父母知道這樣下去不是辦法,罵不得,打心疼,后來小剛偷了家里幾次錢去網吧,父親失望到了極點,憤怒之下還是打了他,小剛選擇離家出走。找到小剛后,害怕孩子就此沉淪下去,將小剛送到青少年特訓學校進行特訓化教育。
轉化方法:
青少年沉迷網絡,主觀上是自制能力弱造成的,客觀是外界環境的誘惑與家庭教育使然。具體表現有:自控能力差;認知能力有限;自我意識剛烈;社會適應能力變差,不愿與人交流,自我封閉:親情冷漠:生活沒規律,個人衛生習慣不好;不愿意活動,脾氣暴躁等。全德特訓教育從小剛的問題出發,幫助小剛進行改變,具體分為以下幾步:
1、利用孩子的這一興趣作要求,每天完成任務后才能看電視,培養其自律性;
2、多加入到戶外去玩或參加一些有意義的活動,學習有意義的東西,寓教于樂;
3、通過心理療法使小剛樹立對網絡的正確認識;
4、進行感恩教育,使其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;
5、挫折教育,使其吃點苦,受點累,鍛煉其意志力。
轉化效果:
經過在戒網癮學校半年的特訓教育與小剛自身的努力,他成功戒除了網癮,回歸了課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