楊過,男, 16歲,高一學生,河北滄州人。
一、主要問題:逃學厭學,沉溺網游,離家出走。
二、基本信息:在上初中二年級的時候父母就離婚了,跟著父親一起生活,父親在一家物流公司當會計,平常一天都是比較累的,沒什么精力去管他。
三、性格:為人驕傲自滿,最喜歡聽見別人的夸獎,對于批評一向都不愛接受,處理問題的時候愛沖動,性格倔強,缺乏恒心。
四、之前的數學成績一直處于年級前三名。父母離婚之后,數學成績直線下降,后來一個偶然的機會接觸網絡之后開始沉迷玩游戲。因為通宵上網,白天上課時睡覺,為此和老師經常發生沖突。在家里,父親不催促的話,不會自覺地去學習。因為學習成績下降,父親常常教育他,而楊過認為父親太嘮叨了,對父親表示非常不滿,與父親吵架,后來發展到在家里拿錢跑出去上網,父親不給錢就和父親打架,還離家出走,最后干脆提出不上學了。
五、孩子厭學怎么辦
(1)在湖南問題孩子學校,楊過經常打電話同家長交談,讓家長及時了解楊過心理想法,同時和父親多多交流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點,對于青春期孩子要考慮孩子的自尊心問題和說話做事的方式。
(2)而楊過網絡成癮的原因,也在心理輔導老師的幫助下開始總結其中的得失。在上網過程當中,得到了什么,失去了什么,比較得與失。很多事情不能用網絡來解決,只能靠自己來勇敢的面對。
(3)在楊過的轉變教育計劃中,對其學習動機和學習目的加強了引導。學習是需要堅持的,知識能改變命運。以前學習是非常好的,一旦放棄,以前做的努力全白費了。分析以前的學習成績為什么會比較好,為什么會很簡單的取得了成就,而現在是為什么學習成績不好,引導孩子去分析原因,讓孩子相信是因為努力、恒心不夠。平時在上課和訓練中強調學習的重要性,回歸知識教育的路線。
在湖南問題孩子學校青少年教育心理專家的幫助下,楊過開始認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。而且也在一步一步之中開始認識到自己對他人造成的傷害。楊過在他的日記中也寫到自己的悔意,表示從出去以后一定好好孝敬爸爸。